縱觀全球昂貴房產的代表,你可能首先想到紐約第五大道或倫敦蘇豪區這些黃金地段,不過回到亞洲,就不能小看新加坡的傳統店屋(shophouses)!店屋是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,近年被各大發展商、億萬富豪和家族大企業等爭相搶購,甚至創下成交價的新紀錄。
店屋最初是 1840 年代商人的住宅,典型店屋的商店位於底層,家人就會居住在建築物後部和樓上房間。為了遮擋猛烈陽光或暴雨,通常亦會配設有蓋走廊,充滿熱帶城市的地域風格。直至 1965 年新加坡獨立後,店屋才逐漸被淘汰,甚至整條街道被拆除,重建成簇新的辦公大樓和商場。到了 80 年代,政府開始重視保育舊建築,店屋在過去 10 年更重新成為地產市場焦點,身價持續上漲。
根據《金融時報》報道,位於黃金地段的店屋,由於被劃為商業區,可以免除海外買家購買住宅物業的高稅款,而且供應量有限,只有約 6,700 套,在 2021 年售價飆升至 19 億新元的新高。儘管 2023 年銷量有所下降,但依然高於疫情前的水平,市中心店屋售價為 5,000 至 6,000 新元每平方呎,有些甚至高達 8,000 新元,與紐約第五大道上的奢侈品牌例如 Prada、Gucci 支付的價格相當。
而這些店屋當然也不乏頂級租戶,包括精店酒店、國際名牌和米芝蓮星級餐廳等,而店屋的頂層,也往往設計成別具特色的辦公空間,那麼發展與保育又是如何取得平衡呢?
Ann Siang Hill 一帶的店屋就改造成極具格調的地區,餐廳、酒吧和藝術畫廊林立;新加坡人 Aileen Tan 在文化氣息濃厚的 Kampong Glam 周邊中擁有七八間店屋商舖,其中大多是紡織品商店、本地食肆和咖啡店等,保留當地傳統的社區文化,抗衡海外買家炒賣店屋。
Breezeway Development 集團也擁有多間受保護的店屋,除了向奢侈品牌出租作快閃店之外,也會向遺產保育或文化租戶收取低於市場的租金,以保留這些殖民地時期老建築的傳統價值。
資料來源:金融時報
Comentá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