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毛澤東到周恩來, 再到江澤民、朱鎔基、李克強,有不少中國領導人的外語能力都算得上是水平比較高,他們曾多次在不同的場合, 即興用外語演講, 或是直接與外國領導人用外語對話。老一代革命家在上世紀 20 年代,大多有留蘇或旅法的經歷, 他們大多人是在國內完成了中學學業, 通過考試或組織推薦獲得了出國深造的機會。說得最多的是周恩來總理精通英、法、德、俄、日五種語言,鄧小平曾在法國工作、學習、生活 6 年多, 後來又去蘇聯學習一年,法文聽、說、讀、寫的能力應該達到了一定程度。
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能夠運用英文、俄文、羅馬尼亞文, 還略懂德語和日語, 有人說他能夠用流利、嫻熟的英語與外賓直接對話, 能夠用英語和俄語寫作。江澤民曾用英文怒斥香港記者, 說他們「太單純, 有些時候很天真」too simple, sometimes naive。
如果我們從歷史角度來看, 英語之所以成為國際語言, 很大程度上源於大英帝國和美國的全球性影響。從現代角度來看,全球化程度越高的國家, 英語水平也較高。隨著我們越來越接近全球化經濟, 更多的商業互動轉向網絡系統(電子郵件、視頻會議、社交網絡)。英語良好,意味着你可以更好的與國際社會打交道, 甚至更具有國際化思維和國際視野。
但是, 習主席從來也沒有看過他對外顯示英語能力。他年輕的時候正直文化大革命,教育水平亦是中學生水平, 雖然他有清華大學的博士文憑, 但那是用中文讀的,論文也是中文寫的。雖然清華的博士入學需要考英文, 但是習近平當年是讀的在職博士, 有沒有考就不知道了。
2018年 G20 高峰會上, 在各國領袖大合照中大家都是一團和氣的握手寒暄, 唯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像是被冷落了一樣, 一個人站在人群中。實際上習近平在公開場合也的確沒講過英文, 舉凡各大外交場合, 習近平一律交給口譯員處理英文問題。不是看不起習近平, 也不是說不懂英語就怎麼樣,問題是, 作為現代社會的國家元首,一般情況下, 都應該要懂英文,如果不懂英文, 那平時讀書讀報,就十分有限, 相對而言,對外界的了解會比較不那麼深。
延伸閱讀:
Comments